北京证券交易所将带来什么?

2021-09-28

92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,在强调中国将提高开放水平、扩大合作空间、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的同时,表示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,深化新三板改革,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,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

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,擘画新时代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蓝图的又一重大举措,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需要。消息传来,广大中小企业和投资者为这一重大决策而欢呼、而振奋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资本市场在持续夯实市场基础、提高市场主体质量、增强依法治理能力、精准排除重点领域风险的同时,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市场化改革,包括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、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、深化新三板改革,大力推进双向开放,实施新的《证券法》等。适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,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利、更具包容性的融资和服务平台,早有酝酿,也是必要之举。

第一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需要构建大中小企业良性互动、协同发展新格局,需要建设一个“面向中小企业的证券交易所”。

近年来,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强烈共识:加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,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,有利于推动创业创新和就业扩大。目前我国已有1.4亿个市场主体,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,最根本的是一视同仁,让各类市场主体切实依法依规、公平竞争。但从现实看,中小企业在土地、行业准入、科技投入和金融支持方面都还存在短板,需要通过制度改革来补足。

党的十八大以来,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,包括银行信贷、债券融资、股票融资、信用支持工具等方面,都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出台了一些有效措施。2013年,新三板市场运营以来,逐步成为中小企业市场化融资的重要平台。

但相对于大型企业、成熟企业而言,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实现仍是薄弱环节。新设一家为广大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证券交易所,不仅可以承载更大的融资规模,畅通资本流通机制,还可以为这类中小企业构建更为有力的信用增长通道。因此,立足服务实体经济、优化全国资本市场布局,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支撑能力,在北京设立一家规范的证券交易所,是必要且可行的。

第二,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需要拓展资本市场的服务功能,进一步完善服务不同层次、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市场基础设施。

证券交易所是金融供给的基础设施和机制载体。根据国外发达证券市场和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经验,大中小企业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证券交易场所和对应机制,否则,难以实现有效适配。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层次布局,可谓一直在路上。

2013年以来,新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、改制、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,也为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下了市场基础。近年来,在北京设立一家规范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各方的期盼。当然,证券交易所与场外交易市场有不小的差异,在新三板精选层体系基础上建设一个规范的、辐射全国的、定位准确的证券交易所,还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。

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之后,将形成京、沪、深三地交易所功能互补、各具特色、各显优势的证券市场新格局。北京证券交易所定位为“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”。沪深市场的主板将继续为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服务,科创板为硬科技产业板块的企业服务,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企业、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服务。

在新的格局下,要进一步深化以注册制改革为核心和引领的全面市场化改革,增强市场的活力、韧性、包容性、适应性,更好为各类企业竞争发展服务。

第三,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,需要在要素市场化配置、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等方面推出更大力度的举措。新设证券交易所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,要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。建立这样一个市场体系,既需要政策引导,也需要硬举措。在产权界定、保护、流转层面,在资本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层面,在鼓励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层面,在信用采集、约束、惩戒、激励层面,都需要资本市场发挥其独特作用。如果资本市场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这一环节,中小企业参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机制就会受到制约。

同时,从证券交易所的全国布局来说,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鼓励适度竞争,通过交易所之间的有序适度竞争提高交易所市场化服务的水平,是符合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的。交易所作为交易平台,承担着塑造市场规则和生态、促进市场化向深度演进的重要使命,因此,证券交易所要以竞争的姿态、市场化的理念,做高质量市场体系的重要推动者。

 

注:以上资料转载自证券日报网

http://epaper.zqrb.cn/html/2021-09/03/content_764395.htm),

非直接用于商业目的,如有疑义,请随时联系公司。